王牧羽 有光·临海 34×69cm 纸本水墨 2024年
2015年,故宫武英殿展出南宋马远的12幅《水图》,王牧羽观展之后,萌生一个想法:用墨法在生宣上重新演绎这组勾线法水纹的经典之作。技术难度显而易见,马远的水纹是细笔勾勒画上去的,王牧羽的水纹是阔笔叠压洇出来的。这种画法,对水与墨的控制能力是一个挑战。经过两年的苦心钻研,他已能娴熟地运用这种新的画法,去表现水的千姿百态。作品一经问世,就引起画坛广泛瞩目,“牧羽水法”由此诞生。
王牧羽笔下的水,既与传统密切相关,又具有鲜明的现代色彩和个人风格。那一幅幅意境悠远、格调高逸的水图,令人赏心悦目。喜欢传统的人,从他的画中看到了古典的水纹与诗意;喜欢现代的人,从他的画中看到了新颖的语言与观念。
新的画法背后,隐含的是新的观念。敢于创造新的画法,绝不仅仅为了挑战笔墨的技术难度,如果仅限于此,创新势必将水墨画引入“杂技化”的歧途。正如贡布里希所言:“整个美术的历史并不是技术熟练的发展史,而是思想和需求的变迁史。”从这个角度观照王牧羽的水法,我们不必过多强调他对水与墨的高超精妙的驾驭能力,而是要阐发“牧羽水法”在借鉴、解构传统方面所体现的学术价值。
突破传统藩篱,确立个人风格,反映时代精神,这是当代大多数中国画家的共同诉求。简而言之,就是在创作中求新求变求超越。这需要艺术家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、开阔的学术视野,以及高远的文化理想。王牧羽清醒地认识到以上三点,缺一不可。
从王牧羽开始确定重新演绎马远《水图》之初,他就是一位强悍的挑战者。强烈的自我意识,是他创新的底气。画古人之未曾画,画古人之不能画,这是王牧羽创作的目标之一。从细笔勾勒,到阔笔叠压,不同的运笔方式,背后隐含着王牧羽面对传统时的复杂心态。马远的水纹,从图式的角度来看,高度凝练,难以突破。王牧羽另辟蹊径,不改其貌,而变其笔法。表面上的波光粼粼和巨浪滔滔,都有马远的影子,其实不然,层层叠压的笔墨洇痕,在可控与不可控之间,演绎着水墨必然与偶然交织的动感与美感。
王牧羽选择马远的《水图》作为创新的切入点,我认为高妙之处有三:
其一,中国画以线造型,线在传统中国画中的分量之重,无与伦比。马远的《水图》是古代画水线描的集大成者。他以线为主,辅以淡墨,用千变万化的线,曲尽水的千姿百态,水的灵动与线的韵致完美融合,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画水经典。王牧羽以此经典线描作品为范本,去拓展线的表现手法,可谓是找到了传统中国画语言的核心突破点。宗白华说:“中国的‘形’字旁就是三根毛,以三根毛来代表形体上的线条。这也说明中国艺术的形象的组织是线纹。”“由于把形体化为飞动的线条,着重于线条的流动,因此使得中国的绘画带有舞蹈的意味。”王牧羽以阔笔叠压洇出水纹,进一步强化线条的节奏与韵律,尤其是线条的排叠而形成的虚实相交,若隐若显,是人工与天机的联袂、水痕与墨洇的舞蹈。
其二,中国山水画,画山者众,画水者少。古人在画山方面,总结出丰富多彩的皴法,而对水的描绘,则给当代中国画家留下了很大的表现空间。王牧羽以水为创作对象,就是看到了这个巨大空间的自由度。古人画山石的皴法有三十余种,几乎穷尽各种山体石貌。而水的流动不居,使得古人描摹和提炼其形态比较困难。王牧羽从水的画法切入,很具挑战性。他以马远的水法为借鉴对象,变勾线为叠洇,幻化无穷,灵气飞动。“牧羽水法”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手法,拓展了水墨语言的艺术表现力。
其三,水在中国哲学中的独特地位,是王牧羽画水重要的思想基础。上善若水,水利万物而不争,中国文化中关于水的哲学表达,是中国画家画水的精神资源,也是阐释“牧羽水法”的学术含量与当代价值的重要维度。水在中国文化中重要的哲学意义,使得画中之水,所表达的就不仅仅是水之形态与韵致,更重要的是水之象征与寓意。王牧羽的画中有着深沉的哲思。他画水如山,波澜涌动,犹如山峰;他画山如水,远山隐隐,犹如水波。是山?非山?是水?非水?大化如流,逝者如斯,川流不息,生生不已。他将自己关于自然与生命的思考,化为笔底的滔滔江河万古流。
正值盛年的王牧羽,自创新颖的“牧羽水法”,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,非常难得。但他深知独特的语言诚然可贵,而语言背后的情感与思想、精神与境界才是艺术的核心与灵魂。因此,他在锤炼笔墨的同时,更注重思想的磨炼与精神的修炼。毕竟,决定艺术水平的,从来就不是技法和语言。相信他在未来的创作中,会更加注重精神内涵的表达与人格力量的彰显。
(文/裔萼)
|